多家中国媒体纷纷谴责电商平台上“博彩式”开箱游戏的激增现象。
这些商品也被称为盲盒,通常是密封包装,内含随机收藏品,例如限量版玩具。
中国拥有严格的博彩法律。但国内法院目前对利用博彩式机制开展的零售营销活动,其打击力度仍显有限。
目前,中国检察机关似乎不愿直接对某些电商平台采取行动。然而,相关新闻报道的增多表明,这种局面可能正在发生转变。
幸运盒争议:中国即将严打?
本周,《扬子晚报》(通过《吉木新闻》)采访了数位自称已对购买开箱游戏产生“瘾”的市民。
一位受访者表示,过去三年间他已花费100万元(约合140,863美元)购买开箱游戏。
同一位受访者表示,他无法控制的消费习惯使他陷入债务困境。最终,他表示自己被迫关闭了服装店。
该媒体进一步解释称,许多盲盒卖家本身就是“专业盲盒黄牛党,他们从热门零售商处囤货,比如(拉布布玩偶制造商)Pop Mart”。
另一些则是个人转售商,他们从官方商店购买未拆封的福袋,再在点对点销售平台上以小幅加价转售。
一位经验丰富的开箱交易者兰解释说,潜在买家可以提前预测奖池物品及其市场赔率。
但他们必须付清盒子费用后才能得知自己买到了什么。兰表示,福袋的赔率“由卖家自行定价”。
这些宝箱通常零售价在30元(4.22美元)至200元(28.14美元)之间。但玩家们心知肚明,宝箱里“可能装着价值20元(2.81美元)的普通物品,也可能藏着价值数千元(约合40-80美元)的稀有得分”。
“上瘾太容易了”
兰解释说,许多玩家在最初几次购买中运气不错时,往往会见好就收。但那些未能获得心仪奖品的玩家,则更可能继续尝试,直到赢得有价值的奖品。
兰承认自己已对开箱游戏“上瘾”。她说:“我大概在这些游戏盒上花了数万元,损失至少有3万元(约合4219美元)。”
她声称自己逐渐养成了“赌徒心态”,这种心态随着时间推移日益恶化。
某家最受欢迎的开箱平台(报告中未具名)向媒体表示:“我们始终严格遵守行业标准、法律法规。”
浙江铁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永辉表示,开箱交易“目前尚不能直接定性为博彩”。
张某补充道,中国法律规定博彩是指“通过博彩游戏赢取或输掉金钱”的行为。
千岛:身处风口浪尖?
多家媒体已开始公开将矛头指向中国最大的潮流二手玩具及收藏品平台——千岛。
10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通过新浪)援引另一位自称千岛盒子成瘾者的说法:“我明白这是赌徒心态。越输越想赢回来,明知有问题仍无法抗拒购买冲动。人们不再单纯喜欢买到的玩具,而是享受赢取的刺激感。”
《南方都市报》近期另一篇报道指出,开箱游戏正“越界进入博彩领域”。
该媒体称,千岛的开箱模式“显然已超出正常商业范畴”。该模式采用“彩票式概率”等手段,“不断强化顾客的博彩本能,刺激消费行为,助长投机性’高风险高回报’心态”。
报社最后强调,开盒机制“暴露出的商业模式与博彩惊人相似”。
这些评论紧随《人民日报》6月关于开箱游戏的报道之后。该报道警告称,年轻群体中存在开箱游戏“失控消费”现象,许多人已对这类产品产生“成瘾”。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报纸,其社论观点基本反映了国家主要决策者的思想。
近几个月来,中国警方表示正严厉打击各类准博彩活动。其中包括江苏省某鲤鱼垂钓场,该场所非法向钓获稀有“幸运鱼”的顾客发放现金奖励。







